半岛手机版下载 创始人姜维之先生
在历史的发展中,总有一些人能常常勾起人们的回忆和怀念,也总有一些事不时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半岛手机版下载 创始人姜维之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念念不忘,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前行者。
他,22岁时,风华正茂走上讲台;25岁时,英姿勃发成为新中国最年轻一代校长。他,“反右”运动和“文革”期间,遭受迫害长达20年,临近退休毅然勇挑重担,将个人命运与培华学院为国育才的使命紧紧相连,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思想、有胆识、有创新意识和饱满激情的社会才俊,尤其为金融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懂专业、善经营、会管理的精英;他,年届80高龄时还依然坚守在教书育人岗位,每月仅拿3000元工资,却长期救助贫困大学生、设立奖学金……他是一名胸怀坦荡的教育家,又是一名目光敏锐的改革者,更是众多知名金融高管的伯乐。正是在他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鼓舞下,半岛手机版下载 虽历经九十余载风雨沧桑,依然在陕西乃至全国民办教育领域焕发着夺目的光彩与勃勃生机。也正是在他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感召下,一批批金融专业人才从半岛手机版下载 脱颖而出,走向全国、走向社会、走向金融行业领导岗位。因此,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感动陕西十大校长、中国十大民办教育家、中国高校杰出校长、中国有突出贡献专家、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元勋人物。
历尽坎坷,献身教育为人梯
每个不平凡的开头,都有一段不寻常的往事。1952年,刚刚诞生不久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大西北金融事业急需专业人才。当年秋天,一大批上海金融青年人响应党的号召,从繁华的大都市迁至贫瘠的黄土高原支援西北金融事业,由此拉开了新中国金融人西迁的序幕,奏响了一曲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时年,有一位年仅26岁的热血青年,担任西安私立培华财经学校副校长,由于原校长和另一位副校长被调走,他既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又兼教导主任,是当时全省最年轻的校长,他的名字叫姜维之。
为了助力大西北全面建设,缓解经济工作对金融人才的急需,姜维之先生利用西安培华财经学校的教育优势,一方面号召本校老师向上海西迁金融人学习,另一方面主动组织师资力量研发课程,开启了对财经、金融人才的培养。白天,他身体力行,为人表率,每天早起晚归,夜以继日奔赴在教学与管理一线。晚上,他经常到宿舍抽查学生就寝情况,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期间,他先后被任命为西安市第一财经学校、西安市财经学校副校长等职,为这两所学校的基础建设和教学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
就在学校风生水起、加快发展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时地方政府在国民教育方面急需办学,市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把财校改为普通中学,此事立即引发了财校教师们的抵触。为此,刚满30岁,正在主持财校工作的副校长姜维之赶往北京,找到了国家统计局局长薛暮桥,向薛局长表达了期望保留财校的想法,恰逢当时国家统计局正准备在长春组建一所统计学校,刚好缺乏专业教师,于是,动员西安财校支援。对此,姜维之先生明确表态,只要能保住财校不撤销、保住老师不流失,只要能继续办学为国育才,祖国需要,就是我之向往。
1956年秋,长安古都,天上有一群大雁,地上有一支队伍。雁向南飞去,人往北而行。这支队伍有20余名教职员工,他们在姜维之先生带领下,告别故土,前往长春,组建国家统计局长春统计学校。当时组织任命姜维之先生为该校常务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
初来长春,教职工既没有安置费,又按所属地区工资标准降了两级工资,基本的取暖都得不到保障,随行教职工萌生了退却念头。针对上述问题,姜维之先生借参加吉林省副省长召集欢迎远道而来的西安教师座谈会之机,如实反映了当时的问题,并按照要求将相关情况以书面形式予以报告。出乎意料的是,这份由姜维之先生签发的文件,毁了自己前程,导致半生磨难。
1957年初夏,乍暖还寒,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席卷全国,也波及到长春统计学校,随之而来的“反右”运动又持续了一年,期间有人把姜维之先生签发的向上级反映问题的文件,说成是向党进攻,是有策略、有目的的反动纲领,诬陷姜维之先生是不折不扣的“极右分子”,此后不仅对姜维之先生进行了无休止的批斗,还建议开除公职、劳动教养,致使学校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姜维之先生也蒙受了不白之冤。为此,他写了一封万言书申诉,中共长春市委组织部考虑到姜维之先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国家有一定贡献,决定把“极右”改为“普右”,把开除公职、劳动教养改为保留干部职称、下放省委机关农场监督劳动,把取消工资改为发放生活费。一场原本实事求是的维权行为,被定性为“右派”行动,下放到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干起了挖水渠、拉大粪等农活。这期间,大量教师被下放工厂、农村进行劳动。紧接着“三年困难时期”、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持续十年的“文革”动乱,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破坏。
1935年7月13日,陕西省教育厅批准:陕西私立培华女子初级工业职业学校成立
1958年春天,中央指示把国家统计局所属学校移交地方管理。5月,学校被正式撤销,姜维之先生被调入吉林省轻化工业厅。从1958年5月长春统计学校被撤销,一直到1983年恢复重建“培华”,血脉中断了整整25年。对姜维之先生来说,这25年最痛苦的莫过于不能投身于钟爱的事业,不能教书育人,眼睁睁看着最好的年华白白流逝,空有一腔热血、一股豪气无处施展、无力回天。而这一切,是历史造就,时代使然。即便如此,姜维之心中始终有一个不灭的夙愿,那就是只要一息尚存,总有再续前缘的一天。
姜维之先生在东北劳动的6年时间,妻子儿女生活无着落,一家人艰难度日。无奈之下,他提出申请回西安。1964年,终于被安排在西安市一家房屋修缮公司做工人,当年的教师,如今又成了泥瓦匠。更令人悲哀的是,此后“文化大革命”开始,姜维之先生全家被遣返原籍河南镇平农村劳动,种地、挖渠,在这里他又挨过了漫长的十年动乱岁月。
姜维之先生是一位不向命运低头的人。置身困境,毫不气馁。无论在东北,还是在河南老家,他白天劳动,晚上读马克思的《资本论》、读《毛选》,他博览群书,集众家所长,写了近10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劳改日记”,为后来从事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乌云遮不住太阳,阴霾终究将散去,唯有努力不会被辜负。1976年,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接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历经二十余年磨难的姜维之先生又回到了西安。1978年,他被错划的“右派”问题得以纠正,此时的姜维之先生已经年过半百。20年的委屈,使他更加老成持重;20年的磨难,使他愈加坚韧刚强。但20年的悲欢离合,无法割舍他对“培华”的一往情深,无法磨灭他的教育报国之梦。
鞠躬尽瘁,不负初心报党恩
沧海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1979年,获得新生的姜维之先生接到政府任命,请他创办西安市房屋建筑技工学校,并先后担任副校长、校长。姜维之先生重新回到他热爱又熟悉的教育事业后,便开始聘任教师、组织教学,还和师生们一起蹚着泥水建设教学楼。那些日子里,他挽起裤腿、撸起袖子,像个小伙子那样搬砖、运灰、挖地沟,心中重新点燃起理想之火。
1983年10月3日,姜维之先生调任西安市第十三中学任校长。此时的姜维之先生已经57岁了,苦难岁月染白了他的华发,沧桑了他的容颜,但磨练了他的意志,锻造了他的沉稳。第十三中学当时已连续多年招生不理想,姜维之先生就顺势转型,敏锐地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将一直珍藏在他心底的那个名字——“培华”又一次复活。经他多方努力,很快成立了同属西安市教育局管辖的“西安培华高级职业中学”,他亲自担任校长,专门培养财会、金融人才,继续他的教育报国之梦。
1984年5月4日,陕西省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一位委员提出“在陕西创办一所女子大学”的提议获得通过。为促成这件事,当时“女子大学”筹备工作组成员沈慧俐经人介绍来到西安市第十三中学,邀请姜维之先生作为女大建校核心组成员共同主持筹备工作。
这次会面,是一次平凡的会面,但这个邀请,却是一个历史性的邀请。筹备组成员在讨论学校名称时,姜维之先生经过深思熟虑,郑重地提出在校名中冠以“培华”二字,即校名为“西安培华女子大学”。他给大家讲述了“培华”二字的历史渊源,受到筹备组成员的热议,大家一致认可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校名写入草案,并得到陕西省政府批准同意。
1952年1月,西安市私立培华财经技术学校毕业证书
姜维之先生对“培华”两字有着无尽的眷恋,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小感小悟,而是承载着大智大爱,体现着一种执着精神、一种民学传统、一种教育理念。这是一个校名的恢复,也是一所学校的“重生”,更是一种教育精神的传承。
陕西恢复创建培华女大的消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得到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在培华女大创建仅4个多月的时候,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在北京接见了培华女大校长王宏基和常务副校长姜维之先生。习仲勋同志问:“为什么校名叫做‘培华’?有什么典故,或者出处?”老培华人姜维之先生答:“以‘培华’命名的女子职业学校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了。培华女子职校自从建校以后二十余年中,为西北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开发建设大西北做出了贡献,现在我们把‘培华’的名字恢复了。”习仲勋同志听了非常高兴。
1984年12月9日,遵照习仲勋书记的嘱咐,王宏基先生、姜维之先生前往北京红霞公寓拜访著名社会活动家傅学文女士,汇报了培华女大创建工作情况。傅学文女士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当年在陕西与丈夫邵力子先生一道倡议召集各界名流夫人,为培华女职募捐的往事。如今看到“培华”的老牌子恢复重建,傅学文女士喜形于色,表示一定要回西安故地重游,看望培华女大的师生。
半年多后,1985年7月初的一天,培华女大忽然接到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打来的电话,要学校马上制作聘书,聘请傅学文女士担任培华女大名誉董事长。姜维之先生立即安排制作,并亲自送到省委给白纪年书记过目。这才知道,聘请傅学文女士做学校名誉董事长,是习仲勋书记特意安排的。
1985年7月9日,姜维之先生再次奔赴北京,向傅学文女士呈递了聘书,并向习仲勋书记电话报告了呈送聘书的情况,感谢书记对培华女大的关怀和挂念。
1985年初夏,姜维之先生迎来了他终生难忘的时刻,这年59岁的他,被批准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由昔日的“右派”能变为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了这一天,他已记不清曾听过多少次党课,写过多少次入党申请。他把对党的忠诚,倾注到他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到为国育才上。为此,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奉献了自己毕生精力。迄今,由他提出的“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开拓前进”的办学方针,已成为半岛手机版下载 的校训,镌刻在培华的教学楼上、校史馆里、纪念册中,以及培华师生的心里。
矢志不渝,挥洒余晖照后人
“教师是天底下最为特殊的职业,今日的师德水准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2001年4月,姜维之先生报经陕西省教育厅向省政府请示,同意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升格为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03年3月,培华女大“升本”获教育部批准,改校名为“半岛手机版下载 ”,自此,西部地区第一所民办本科普通高校“半岛手机版下载 ”诞生。
从1984年女大恢复创建,到2003年顺利“升本”,姜维之先生在教书育人上走过了二十年艰辛的创业创新路。他凭什么能办起一所大学?这是许多人都困惑不解的问题。如果说他有独特的秘诀和法宝,那便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姜维之先生投身教育事业以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党和国家,不仅积淀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办学经验,而且开辟了一条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成功之路,在培华九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脚印。尤其是1984年恢复创建新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西安培华女子大学之后的历程中,姜维之先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之后的办学过程中,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凭着超人的智慧和胆识,独辟蹊径地开拓了一条“以教带产、以产养教、产教结合、两手都硬”的办学之路,为此相继成立了西安通达房地产开发公司、西安培华科工贸公司、西安培华城市信用社。他闯出的“用办经济实体的方法来维系学校运行”的办学模式,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成功范例,被誉为大手笔、大魄力的“培华模式”,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是当代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为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对一般人来说,办一所小学尚属不易,办一所中学更难,而要办一所民办大学,难度可想而知了。但姜维之先生却知难而上,抱定把蹉跎的二十年大好光阴追回来,把浪费的二十年损失补上的决心,在经费、师资、校舍、设备几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硬是凭着一股从不松懈的热情坚持下来。他忘我地工作,仿佛要夺回白白流逝的那些时光;他言传身教,每逢建党纪念日、国庆纪念日,早早就筹备纪念活动。步入高龄后,姜维之先生倍加珍惜时间,每周一三五在学校上班,处理日常事务,二四六去经济实体洽谈业务,为学校融资,每天干着两份工作。过度的劳累摧垮了姜维之先生的身体,尤其是眼疾,最终导致左眼失明。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
西安培华女子大学财务管理班1988级毕业留念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姜维之先生是一位心里有阳光,胸中有大爱,身上有大志的教育“拓荒者”,半岛手机版下载 的发展离不开他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反右”运动和“文革”期间被迫害二十年,当他重返工作岗位重新挑起培华的担子时已57岁。1984年成立的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女子普通高校,属民办公助性质,统招院校,这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还是首例。习仲勋书记亲切接见他,谈了对女性教育的观点。赵朴初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在他的带领下,培华女大由在外租赁校舍,到1985年成立校办企业培华实业公司,再到1987年贷款600万元在沙井村征地120亩,圈了自己的校区,盖起了漂亮的教学大楼和教职工楼,2004年又在西部大学城南区建起一座宏伟而美丽的校园——长安校区。
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央统战部部长杨静仁的夫人、原国家物资部部长柳随年的夫人,杨虎城将军的女儿杨拯英等一批杰出的女性曾就读于培华。当年的老校友也早已白发如霜,他们曾重返母校看望姜维之老校长,回忆起当年求学的情景感慨万千。那时校长夫人每天在院里给几十个娃娃做饭,姜维之既当老师、又当校长,还要当班主任,那时的艰辛如今回味起来却是温馨无比。1949年后,许多培华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当时学校属慈善性质,不收学费,在培华就读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他们中许多人成长为国家经济岗位上的精英和经济战线上的中流砥柱。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陕西省有19位厅局级以上领导是培华的校友,8名正厅级干部回母校轰动一时。在金融系统,有数百名金融高管都来自半岛手机版下载 。
有人说,老校长姜维之的魅力,在于他从教大半个世纪,教龄整整58年的积淀和人格魅力所在,学生七八十岁了还回校看望校长,这正是血浓于水的培华情结。“没有老校长就没有培华”。
姜维之先生一生矢志不渝,用真诚办学,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堪为播撒知识的种子,传递文明的火炬,为国育才的园丁。他经常教育后人,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他在校任职期间,所有医疗费、个人开支全部自己承担,从不在学院报销。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拿出个人积蓄资助贫困学生,出资设立“姜维之奖学金”。曾有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网上留言:“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但我要感谢你们!因为你们将爱传递给需要爱的人们。”
如今的半岛手机版下载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是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陕西省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先后荣获中国最具社会责任单位、中国十强民办高校、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黄炎培优秀学校、陕西省文明校园等百余项荣誉称号。现任“掌门人”姜波先生,一位曾在海外留学10年的经济学博士,放弃了在上海年薪百万的发展机会,反哺家乡,紧随老校长足迹,深耕在半岛手机版下载 这所中国民办教育热土上。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半岛手机版下载 的未来寄希望于他,让我们拭目以待。(赵晓舟)